国民法医 第20节
江远就全然不同了,他今年才22岁,又是重脑力中体力的工作,正是能吃的时候。甭管是牛羊猪鸡肉,只要做的好吃,都是来者不拒。就是做的不好吃,也能吃个七成饱再停筷评说。
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,气氛颇为融洽。
论起熟悉程度,今天在座的起码都是认识了一二十年的亲戚邻居了。许是因为太熟悉了,话题很快就转向了最近的新鲜事——法医江远。
“江远,你现在做警察了,破了几个案子了?”花婶吃的不多,聊天的兴趣更浓。
江远笑了两声,道:“我是做法医的,参与了几个案子而已。”
“啥案子?”花婶立即追问,顺便起身舀了一碗汤。
江远道:“案子的事,不能说。”
“人家警察有要求的。”旁边有年轻人,很懂的说明了一句。
江远点头表示同意,道:“案件内容要保密。”
“对了,远子是警察了,帮叔个忙。”闷头吃了好几块羊肉的十三叔抬起头来,喝了两口汤,舒服的喘了两口,道:“我有个电动车丢了,丢了有半年了,报警了也没找回来,你能帮忙找回来不?”
江村人自拆迁以来,就富起来了,许多人家都买了车。不过,就县城的道路条件和距离,许多人日常出行更乐意骑电动车。包括江远,上班也都是骑电动车的。
而电动车盗窃案……向来高发且侦破率极低。
江远放下羊肉,道:“十三叔,警察和警察负责的事情也不一样,电动车失窃的案件,一般是归派出所管辖。”
“那也都是同事呗。”
“我是可以帮忙问一下。”江远思忖着,若是找师父吴军帮忙的话,或许是可以给派出所打个招呼。毕竟,辖区内出现非正常死亡,都是要法医出动的,吴军认识的人总归是不少的。
十三叔皱眉道:“问不问的无所谓,我就是想要我的电动车。雅时泰的,五千多,当时特意选了个好的,没骑多久就丢了。你婶埋怨死我了。”
江远无奈:“不是当警察的就能帮人找到东西的。电动车的案子,是失窃案里面比较复杂的案子。”
“我估计就是老来咱们这边的收破烂的偷的,要不你帮我查一下这几个人?”十三叔眉毛一动,灵活的道:“物业那边记着名字啥的,我问一下……”
江远听到要查人,已经是一个激灵了,现在查人都不是违纪,直接是违法了。他连忙拦住十三叔:“别……别急,我帮你问一下。”
找不找得到电动车先不说,帮忙查人可是大忌,还是新人的江远一点都不想话题进阶到这个程度。
在楼下开洗车店的江永新吃着肉举手:“也算我一个。我丢两辆了。”
“前年丢的算不?我前年也丢了一辆。”花婶一点热闹也不放过的样子。
第34章 我打个电话
一只羊只吃掉四分之一,房间里的每个人,都诉说出了至少一个失窃的电动车的故事。或者自己,或者身边某某。
若是平均到每年,这个数字也没什么奇怪的,自行车时代丢自行车的人更多。
不过,总数仍然很多就是了。
“咱们楼下的视频监控,有录到失窃过程的吗?”江远吃着羊,略微重视了一点。
“有录到的,报案了,也找不到人。对了,你能不能找人做个人脸识别?”在楼下开洗车店的江永新毕竟是年轻人,一下子就想到了新科技。
江远一脸木然:“我不知道,我在局里没见过人脸识别。”
江永新有点失望,道:“咱们县里的条件还是太差了。”
“市里也没人脸识别啊,国内火车站飞机场动不动几十万的人流量,人脸识别到什么时间去。”江远无奈。
“那国外都有的,咱们国内不学着造一下?”江永新不信。
“咱们国内搞也是搞步态识别……这个我们也没有,甭想了,就算有,也不可能用来给你找电动车。”江远在辣酱里蘸了蘸羊肉,有点腻了。
对警察来说,侦破电动车案,比侦破一般盗窃案还要麻烦一点。因为电动车相当于能自己行走且托着犯罪嫌疑人行走的赃物,它的处置也比一般的赃物简单,实施犯罪和离开犯罪现场也普遍较快,操作足够谨慎的话,基本很难抓到人。
就算是抓到了人,要固定证据并成功起诉犯罪嫌疑人,也很难。
事实上,大部分的普通盗窃案,在报警以后,都是没下文的。用一个简单的描述即可证明此点——派出所民警自己的手机丢了,都是重新买一个来用。
更进一步的说,普通人面对盗窃案的态度,也与警察是不同的。
普通人希望的是挽回损失,最好能惩罚窃贼,因此,普通人的首要目标是找回失物,次要目标是找到犯人。但警方破案,首先要做的是固定证据,其次是找到犯罪嫌疑人,第三是成功起诉,第四才是找回失物。
若是一起命案或重案,那达成首要任务,也就是固定证据,也勉强算是工作合格。抓不到人,再想办法追逃就是了,有些嫌疑人犯案之后就跑路,无法逮捕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但换成一起盗窃案,仅仅固定了证据,显然是不合格的。不仅受害人不满意,警方自己都不满意。相当于用一两天,两三天的时间,做了无用功。
在盗窃案中,警方必须一次性达成前三个目标,也就是固定证据并抓到人并办案起诉,才勉强算是完成了该项工作。可即使如此,依旧达不到报案者的最低期望值,也就是找回失物。
可就算是找到失物,同时完成了四项任务,对警方来说,这次行动的收获依然是极小的。仅仅只是破获了一起案值数千元的案件,抓获了一名或数名轻罪犯,挽回了数千元的损失。
所以,在警力向来匮乏的小县城,盗窃案之类的,从来都是低关注度的案件。只有一段时间的报警量暴增,发现了团伙作案或系列案件,才可能略微积极一些。前提是最近没有新发的命案和其他重案。
而对直接参与案件的民警们来说,盗窃案不仅没营养,还很烦。
因为这种案子不仅仅是他们不重视,局内其他同事也看不起,所以,做指纹要排队,请现勘要求人,看视频纯靠自己,哪哪都是最低优先级的配置……
就这,还不能叫唤,叫唤就是不懂事——做指纹的大拿正在做命案,做抢劫积案,做系列纵火案呢,你拿一个现发的电动车盗窃案来要求比对,难道还想插队不成?
好在江远自己就会做指纹,还懂得现勘……
对电动车这种盗窃案来说,有这两种技能,也算是够用了。
又聪明又谨慎,执行力又强的人会去参加高考,会杀人,会偷心,不会来偷电动车。
“回头我找人帮帮忙,看能不能找到一两辆的几辆电动车。”江远说的挺谨慎。不过,帮村里人做点事,他也觉得挺好的。亲戚之间总得有些人情往来,人情世故的,而他一个做法医的小辈,也不能每次帮亲戚做事,都想着做在刀刃上。
房内诸人的情绪都高涨起来。
花婶更是赞道:“做了公务员就是不一样啊,能帮得上忙了,不像我家俊业,让工作不工作,让考公不考公,让娶老婆娶不到……”
江远瞅着情绪越来越高涨的花婶,不得不提醒她,道:“婶子,你前年丢的电动车,今年找,肯定是找不到了。”
“没事,我又不缺钱。”花婶摆摆手,很无所谓的样子,接着又道:“也不一定找不到了,当贼的不能做一辈子,也不能就做一年吧。除非他家里也拆迁了,否则口停手停的怎么行。”
江远觉得花婶说的不对,又觉得她错的不多。
江永新三两下将手里的肋条吃完,抹抹嘴,更积极的问:“江远,你喊人来,我去找物业,让他们调录像。”
他丢的两辆电动车,都是今年丢的,还有找回来的希望。更重要的是,他不仅开的有洗车店,开的还有汽车和电动车的配件店,不管是对盗窃案,还是周边的治安,都有不爽之处。
江远看看窗外的天色,道:“太晚了,不能想啥时候喊人,就啥时候喊人。唔……我先打个电话。”
江远脑袋里想的是魏振国,电话也是打给了魏振国。
魏振国所在的六中队常年做偷盗相关的侵财类的案件,算是正管的刑侦中队了。
刚刚才离开几个小时的魏振国还以为纵火案有什么未尽事宜,飞快的接起电话,笑呵呵的问道:“江法医,您说……”
江远的脸上带起一丝微笑:“魏队,你之前说,有啥要帮忙的,一定找您……”
第35章 亲自去
午后。
刑警大队长黄强民,又来四楼溜达了一圈。主要是到法医办公室里,来说了会话。
刑科中队的中队长陆建锋热情陪同。
陆建峰也是技术明星出身的刑科人。不过,那是十多年前了。当时,做毒检的陆建峰建立了宁台县第一个毒检实验室,并接连破获涉毒案件,多次立功。
但是,随着最近几年的毒品案越来越少,化学品的检测需求始终都不高,毒检几乎都沦为体检岗了,陆建峰的工作重心,也就越来越偏向于行政了。
黄强民表扬了刑科中队最近的表现,释放了高强度的笑容,重点表扬了江远的“勇于任事”。
县局里,法医是天生的香饽饽,高水平的痕检更是。
一名高水平的痕检,可以直指凶手,能够让大家少跑许多路,少做许多活。提高破案率什么的,不仅是立功受奖的基础,更能提高大家的工作完成度。说的再大一点,还能提高大家对警察这份工作的认同感。
破案,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工作或者任务。
这一点,从古至今都是未曾改变的。每天百十元的特岗津贴,也从来都不是加班的理由。
等这一波人散去了,魏振国才笑眯眯的钻上来。
魏振国带着人,过来道:“牧志洋,你之前见过的,这两天先让他跟着你,跑个派出所,做个询问笔录,看看视频啥的,都没问题。”
“太好了。”江远也不能真的让人家一个老刑警跟着自己去找电动车,向年龄相当的牧志洋笑笑,道:“牧姓挺少见的。”
“在我们当地也不多。据说是黄帝有个大臣叫力牧,后人以字为姓,就这么传下来的。我是从外地考过来的。”牧志洋显然没少给人介绍自己的姓氏。
魏振国在旁总结道:“外地考进来的年轻人,社会关系简单,好做事。没有家庭负担,好加班。有文化,好办案。也就是江远你要人,别人想要,我是不会派牧志洋过来的。”
江远于是再次表达感谢,又道:“那几个指纹我都弄完了,回头让王钟发给你。”
警局的案子是做不完的,各个刑警队的任务列表更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,同样的,大家需要做的指纹列表,也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的。
与积案的指纹不同,每一起现案都可能涉及到非常多的指纹,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具有决定性的。
负责案件侦破的警察们是希望尽可能多的做指纹比对的,刑科中队的技术民警却可能永远也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值——就算是命案,也不可能无限细致的处理各种证据,其他案件就更不用说了。
江远并非痕检,反而可以挑着指纹来做,帮魏振国提前多做几组指纹,就算是用六队民警的代偿了。
被卖了一个好价钱的牧志洋乐呵呵的跟着江远,就在办公室里看起了视频录像。
视频是江远从物业拷贝过来,包括最近三个月,总计8个摄像头的记录,总量极大。
别说是刑警们了,物业的人都懒得看这些录像。
牧志洋和江远一人看4个摄像头的视频,同时放在屏幕上快放,很快看的头晕脑胀。
许久。
“找到了,这个是……是江永新的电动车。”牧志洋更有经验些,一边操作一边看,总算是卡到了一个时间点,看了一遍,再倒回来暂停道:“是个暴力撬锁的。”
江远暂停了自己那边的视频,转过来看。
只见一名穿着冲锋衣的男人,沿着一排电动车走过来,装作打电话的样子,一边转悠,一边挑选车辆。
大约几十秒的时间,他选中了其中一辆电动车,左右看看,从兜里掏了掏,再坐上车,插入,使劲扭动,车就发动了起来。
“这是在偷?”江远满脸疑问。
牧志洋点头,道:“暴力开锁的,算偷吧,就是没什么技术含量。他拿的钥匙是个万能钥匙,万能钥匙有好几种,一字型的,十字型的都有,他找一个不是空转锁芯的弹子锁,万能钥匙插进去,使劲扭,直接把锁芯拧坏,车就开走了。”
“锁芯可以拧坏的?”
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,气氛颇为融洽。
论起熟悉程度,今天在座的起码都是认识了一二十年的亲戚邻居了。许是因为太熟悉了,话题很快就转向了最近的新鲜事——法医江远。
“江远,你现在做警察了,破了几个案子了?”花婶吃的不多,聊天的兴趣更浓。
江远笑了两声,道:“我是做法医的,参与了几个案子而已。”
“啥案子?”花婶立即追问,顺便起身舀了一碗汤。
江远道:“案子的事,不能说。”
“人家警察有要求的。”旁边有年轻人,很懂的说明了一句。
江远点头表示同意,道:“案件内容要保密。”
“对了,远子是警察了,帮叔个忙。”闷头吃了好几块羊肉的十三叔抬起头来,喝了两口汤,舒服的喘了两口,道:“我有个电动车丢了,丢了有半年了,报警了也没找回来,你能帮忙找回来不?”
江村人自拆迁以来,就富起来了,许多人家都买了车。不过,就县城的道路条件和距离,许多人日常出行更乐意骑电动车。包括江远,上班也都是骑电动车的。
而电动车盗窃案……向来高发且侦破率极低。
江远放下羊肉,道:“十三叔,警察和警察负责的事情也不一样,电动车失窃的案件,一般是归派出所管辖。”
“那也都是同事呗。”
“我是可以帮忙问一下。”江远思忖着,若是找师父吴军帮忙的话,或许是可以给派出所打个招呼。毕竟,辖区内出现非正常死亡,都是要法医出动的,吴军认识的人总归是不少的。
十三叔皱眉道:“问不问的无所谓,我就是想要我的电动车。雅时泰的,五千多,当时特意选了个好的,没骑多久就丢了。你婶埋怨死我了。”
江远无奈:“不是当警察的就能帮人找到东西的。电动车的案子,是失窃案里面比较复杂的案子。”
“我估计就是老来咱们这边的收破烂的偷的,要不你帮我查一下这几个人?”十三叔眉毛一动,灵活的道:“物业那边记着名字啥的,我问一下……”
江远听到要查人,已经是一个激灵了,现在查人都不是违纪,直接是违法了。他连忙拦住十三叔:“别……别急,我帮你问一下。”
找不找得到电动车先不说,帮忙查人可是大忌,还是新人的江远一点都不想话题进阶到这个程度。
在楼下开洗车店的江永新吃着肉举手:“也算我一个。我丢两辆了。”
“前年丢的算不?我前年也丢了一辆。”花婶一点热闹也不放过的样子。
第34章 我打个电话
一只羊只吃掉四分之一,房间里的每个人,都诉说出了至少一个失窃的电动车的故事。或者自己,或者身边某某。
若是平均到每年,这个数字也没什么奇怪的,自行车时代丢自行车的人更多。
不过,总数仍然很多就是了。
“咱们楼下的视频监控,有录到失窃过程的吗?”江远吃着羊,略微重视了一点。
“有录到的,报案了,也找不到人。对了,你能不能找人做个人脸识别?”在楼下开洗车店的江永新毕竟是年轻人,一下子就想到了新科技。
江远一脸木然:“我不知道,我在局里没见过人脸识别。”
江永新有点失望,道:“咱们县里的条件还是太差了。”
“市里也没人脸识别啊,国内火车站飞机场动不动几十万的人流量,人脸识别到什么时间去。”江远无奈。
“那国外都有的,咱们国内不学着造一下?”江永新不信。
“咱们国内搞也是搞步态识别……这个我们也没有,甭想了,就算有,也不可能用来给你找电动车。”江远在辣酱里蘸了蘸羊肉,有点腻了。
对警察来说,侦破电动车案,比侦破一般盗窃案还要麻烦一点。因为电动车相当于能自己行走且托着犯罪嫌疑人行走的赃物,它的处置也比一般的赃物简单,实施犯罪和离开犯罪现场也普遍较快,操作足够谨慎的话,基本很难抓到人。
就算是抓到了人,要固定证据并成功起诉犯罪嫌疑人,也很难。
事实上,大部分的普通盗窃案,在报警以后,都是没下文的。用一个简单的描述即可证明此点——派出所民警自己的手机丢了,都是重新买一个来用。
更进一步的说,普通人面对盗窃案的态度,也与警察是不同的。
普通人希望的是挽回损失,最好能惩罚窃贼,因此,普通人的首要目标是找回失物,次要目标是找到犯人。但警方破案,首先要做的是固定证据,其次是找到犯罪嫌疑人,第三是成功起诉,第四才是找回失物。
若是一起命案或重案,那达成首要任务,也就是固定证据,也勉强算是工作合格。抓不到人,再想办法追逃就是了,有些嫌疑人犯案之后就跑路,无法逮捕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但换成一起盗窃案,仅仅固定了证据,显然是不合格的。不仅受害人不满意,警方自己都不满意。相当于用一两天,两三天的时间,做了无用功。
在盗窃案中,警方必须一次性达成前三个目标,也就是固定证据并抓到人并办案起诉,才勉强算是完成了该项工作。可即使如此,依旧达不到报案者的最低期望值,也就是找回失物。
可就算是找到失物,同时完成了四项任务,对警方来说,这次行动的收获依然是极小的。仅仅只是破获了一起案值数千元的案件,抓获了一名或数名轻罪犯,挽回了数千元的损失。
所以,在警力向来匮乏的小县城,盗窃案之类的,从来都是低关注度的案件。只有一段时间的报警量暴增,发现了团伙作案或系列案件,才可能略微积极一些。前提是最近没有新发的命案和其他重案。
而对直接参与案件的民警们来说,盗窃案不仅没营养,还很烦。
因为这种案子不仅仅是他们不重视,局内其他同事也看不起,所以,做指纹要排队,请现勘要求人,看视频纯靠自己,哪哪都是最低优先级的配置……
就这,还不能叫唤,叫唤就是不懂事——做指纹的大拿正在做命案,做抢劫积案,做系列纵火案呢,你拿一个现发的电动车盗窃案来要求比对,难道还想插队不成?
好在江远自己就会做指纹,还懂得现勘……
对电动车这种盗窃案来说,有这两种技能,也算是够用了。
又聪明又谨慎,执行力又强的人会去参加高考,会杀人,会偷心,不会来偷电动车。
“回头我找人帮帮忙,看能不能找到一两辆的几辆电动车。”江远说的挺谨慎。不过,帮村里人做点事,他也觉得挺好的。亲戚之间总得有些人情往来,人情世故的,而他一个做法医的小辈,也不能每次帮亲戚做事,都想着做在刀刃上。
房内诸人的情绪都高涨起来。
花婶更是赞道:“做了公务员就是不一样啊,能帮得上忙了,不像我家俊业,让工作不工作,让考公不考公,让娶老婆娶不到……”
江远瞅着情绪越来越高涨的花婶,不得不提醒她,道:“婶子,你前年丢的电动车,今年找,肯定是找不到了。”
“没事,我又不缺钱。”花婶摆摆手,很无所谓的样子,接着又道:“也不一定找不到了,当贼的不能做一辈子,也不能就做一年吧。除非他家里也拆迁了,否则口停手停的怎么行。”
江远觉得花婶说的不对,又觉得她错的不多。
江永新三两下将手里的肋条吃完,抹抹嘴,更积极的问:“江远,你喊人来,我去找物业,让他们调录像。”
他丢的两辆电动车,都是今年丢的,还有找回来的希望。更重要的是,他不仅开的有洗车店,开的还有汽车和电动车的配件店,不管是对盗窃案,还是周边的治安,都有不爽之处。
江远看看窗外的天色,道:“太晚了,不能想啥时候喊人,就啥时候喊人。唔……我先打个电话。”
江远脑袋里想的是魏振国,电话也是打给了魏振国。
魏振国所在的六中队常年做偷盗相关的侵财类的案件,算是正管的刑侦中队了。
刚刚才离开几个小时的魏振国还以为纵火案有什么未尽事宜,飞快的接起电话,笑呵呵的问道:“江法医,您说……”
江远的脸上带起一丝微笑:“魏队,你之前说,有啥要帮忙的,一定找您……”
第35章 亲自去
午后。
刑警大队长黄强民,又来四楼溜达了一圈。主要是到法医办公室里,来说了会话。
刑科中队的中队长陆建锋热情陪同。
陆建峰也是技术明星出身的刑科人。不过,那是十多年前了。当时,做毒检的陆建峰建立了宁台县第一个毒检实验室,并接连破获涉毒案件,多次立功。
但是,随着最近几年的毒品案越来越少,化学品的检测需求始终都不高,毒检几乎都沦为体检岗了,陆建峰的工作重心,也就越来越偏向于行政了。
黄强民表扬了刑科中队最近的表现,释放了高强度的笑容,重点表扬了江远的“勇于任事”。
县局里,法医是天生的香饽饽,高水平的痕检更是。
一名高水平的痕检,可以直指凶手,能够让大家少跑许多路,少做许多活。提高破案率什么的,不仅是立功受奖的基础,更能提高大家的工作完成度。说的再大一点,还能提高大家对警察这份工作的认同感。
破案,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工作或者任务。
这一点,从古至今都是未曾改变的。每天百十元的特岗津贴,也从来都不是加班的理由。
等这一波人散去了,魏振国才笑眯眯的钻上来。
魏振国带着人,过来道:“牧志洋,你之前见过的,这两天先让他跟着你,跑个派出所,做个询问笔录,看看视频啥的,都没问题。”
“太好了。”江远也不能真的让人家一个老刑警跟着自己去找电动车,向年龄相当的牧志洋笑笑,道:“牧姓挺少见的。”
“在我们当地也不多。据说是黄帝有个大臣叫力牧,后人以字为姓,就这么传下来的。我是从外地考过来的。”牧志洋显然没少给人介绍自己的姓氏。
魏振国在旁总结道:“外地考进来的年轻人,社会关系简单,好做事。没有家庭负担,好加班。有文化,好办案。也就是江远你要人,别人想要,我是不会派牧志洋过来的。”
江远于是再次表达感谢,又道:“那几个指纹我都弄完了,回头让王钟发给你。”
警局的案子是做不完的,各个刑警队的任务列表更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,同样的,大家需要做的指纹列表,也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的。
与积案的指纹不同,每一起现案都可能涉及到非常多的指纹,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具有决定性的。
负责案件侦破的警察们是希望尽可能多的做指纹比对的,刑科中队的技术民警却可能永远也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值——就算是命案,也不可能无限细致的处理各种证据,其他案件就更不用说了。
江远并非痕检,反而可以挑着指纹来做,帮魏振国提前多做几组指纹,就算是用六队民警的代偿了。
被卖了一个好价钱的牧志洋乐呵呵的跟着江远,就在办公室里看起了视频录像。
视频是江远从物业拷贝过来,包括最近三个月,总计8个摄像头的记录,总量极大。
别说是刑警们了,物业的人都懒得看这些录像。
牧志洋和江远一人看4个摄像头的视频,同时放在屏幕上快放,很快看的头晕脑胀。
许久。
“找到了,这个是……是江永新的电动车。”牧志洋更有经验些,一边操作一边看,总算是卡到了一个时间点,看了一遍,再倒回来暂停道:“是个暴力撬锁的。”
江远暂停了自己那边的视频,转过来看。
只见一名穿着冲锋衣的男人,沿着一排电动车走过来,装作打电话的样子,一边转悠,一边挑选车辆。
大约几十秒的时间,他选中了其中一辆电动车,左右看看,从兜里掏了掏,再坐上车,插入,使劲扭动,车就发动了起来。
“这是在偷?”江远满脸疑问。
牧志洋点头,道:“暴力开锁的,算偷吧,就是没什么技术含量。他拿的钥匙是个万能钥匙,万能钥匙有好几种,一字型的,十字型的都有,他找一个不是空转锁芯的弹子锁,万能钥匙插进去,使劲扭,直接把锁芯拧坏,车就开走了。”
“锁芯可以拧坏的?”